**纤维通常要在230℃以下加工。这样就限制了一些需要较高温度加工的聚合物和制造方式的应用。在替代玻璃纤维方面这可能是主要的问题。另外**纤维的特性之一是其吸收和储存潮气,在座椅衬垫的应用中期望具有这样的性能,麻纤维制作,但对其它应用场合必须防止吸潮,这也是直至目前**纤维复合材料止步于汽车内饰材料的主要原因。调整材料成分并对工艺进行优化,使吸水量减少到与玻璃纤维化合物类似的水平是有可能的。从而可打开新的应用领域,也可替代玻璃纤维材料在外部零部件制造的应用。
目前各国的科研机构(院校和专业公司)开展的研究项目如下:
产品中纤维的定向与分布对较终产品功能的影响,并推出了计算机评价定向性的软件;
用电镜观察由硅烷偶联剂预处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断面,麻纤维加工,表明纤维和树脂问良好的粘结界面,是几种处理方法中效果较好的.Dieu等[8}在开发黄麻纤维/聚丙烯复合材料过程中发现,纤维经过室温20℃、低浓度0.4%的碱液处理后,麻纤维性能,其与树脂之间的界面粘接性能得到显著提高;当共混物中添加了马来酐改性聚丙烯后,材料的界面也能得到改善,麻纤维,而且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增加55%和190%,但是冲击强度没有提高.与黄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比,黄麻纤维/玻璃纤维膜/聚丙烯混杂复合材料显示出较好的力学性能,材料的冲击强度从13.2kJ/m增加到38.9kJ/m.此外,Takemura等[91利用日本传统增强麻质渔网和渔线的Kakishibu方法处理黄麻织布,分析了黄麻纤维/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蠕变性能.结果表明,处理后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蠕变初期的弹性应变出现减少;纤维在小负荷胀紧状态下处理时,材料的杨氏模量增加;但是在大负荷的状态下处理,效果反而变坏